“全領域審批事項24小時不打烊”自助申報;重點公共場所無線全覆蓋;在“我的聊城”App中,可實現易入學“一網通辦”,體育場館網上預約,水、電、燃氣網上交費……如今在聊城,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悄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。
近年來,聊城市積極拓展數字生活新空間,聚焦民生服務、公共安全、精細治理等城市重點領域,通過體系規劃、信息主導、改革創新,不斷推動數字聊城、智慧聊城建設,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化、智慧化。
“一云一網一圖” 給城市裝上智慧“大腦”
4月22日,聊城市城市大腦的正式上線,標志著我市智慧城市建設取得新的階段性成果。自聊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啟動后,我市圍繞“智慧政府、智慧民生、智慧產業”三個領域,以“優政、惠民、興業”為宗旨,積極構建全市“一張網”,完善全市“一片云”,匯聚數據“一中心”,打造智慧城市“一中心三平臺”。
據了解,我市城市大腦已覆蓋主城區270平方公里,通過整合城市的現實和歷史、時間和空間的數據,建立了數字孿生底座,全面準確感知城市,運轉接入502萬個物聯網終端,使城市的末端互聯到智聯,實現“一個大腦,感知水城”。
目前,聊城城市大腦“12345+N”框架已基本實現,以物理中心承載虛擬中心,以數據資源調配城市公共資源,構建聊城“最強大腦”,一期項目接入5萬多路視頻監控資源,匯聚15多億條數據,上線30多個城市治理領域的應用場景,為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,“用數據說話、用數據決策、用數據管理、用數據創新”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初步形成。
“一鍵辦理、一網通辦” 大數據賦能數字政府
8月20日19時,市民王洋洋來到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,將業務材料放入24小時投遞柜中。“這個‘不打烊’自助服務區辦事情太人性化了,存取方便,不影響上班。”王洋洋說。
“全領域審批事項24小時不打烊”自助區,成功實現涉及19個部門700余項事項自助申報,為企業群眾提供全天候“隨時辦”服務,打通政務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近年來,我市積極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擴大“一網通辦”覆蓋范圍,推行全領域無差別“一窗受理”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服務。目前,市級76%以上事項,實現了零跑腿;形成201項業務一鏈辦理鏈條,實現審批手續高速服務模式;率先在全省實現“交房即辦證”;運用人工智能+RPA技術,省內首創“智能業務流轉平臺”,實現流程一次告知、材料一次提交、群眾一鍵開店、證照網上領取,真正讓辦事群眾和企業感受到“一門全辦、一窗受理、一鏈辦理、一網通辦、一次辦好”。
“我的聊城”App 一屏智享生活
“月底了,家里的水電費該交了!”近日,家住高新區的劉真真趁著休息間隙,打開手機上的“我的聊城”App,點擊首頁“便民服務”在“電費繳納”應用中成功為賬號進行了充值。
和劉真真一樣,市民李文達也是“我的聊城”App的忠實粉絲。“我每天乘坐公交車上下班,通過‘實時公交’查詢不用擔心錯過車而長時間等待;公積金和社保查詢也很便捷,我已經將它設置在手機主頁,我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這個App了。”李文達說。
目前,“我的聊城”App中已經上線醫保電子憑證、社保查詢、城事生活、易入學等各類便民惠企服務220余項。聊城市各部門還積極推動全市便民服務、公共服務事項在“我的聊城”App應上盡上,接入更多便民服務和第三方服務,建設更多服務場景,讓市民幸福感越來越強。
電話:0635-8518828
郵箱:sdysdsj@163.com